• 瑞祺化工
  • 瑞祺化工
  • 瑞祺化工
  • 瑞祺化工
  • 22

版权信息

版权所有©山东瑞祺化工有限公司 
鲁ICP备13030474号-1  

 

橡胶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?——从分子结构到配方工艺的全景解析

作者:
发布时间:
2025/06/25

橡胶之所以被广泛用于汽车、轨交、家电、工业减震与密封等领域,根本原因在于其优异的弹性。这种弹性不同于普通材料的弹性变形——它既能在受力后迅速恢复,又能在较大变形范围内保持力学稳定性。那么,是什么决定了橡胶材料的弹性?又有哪些工艺与配方因素在背后“悄悄”起着决定性作用?


一、从分子结构看橡胶弹性本质

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是弹性的根本来源

橡胶的弹性源于其分子链的柔顺卷曲结构。天然橡胶(NR)、顺丁橡胶(BR)、丁苯橡胶(SBR)等典型橡胶在未拉伸状态下分子链呈随机线团状,一旦施加应力,链段逐渐被拉直,当外力解除,链段则依靠热运动回复至原始卷曲状态。

常见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参考值

橡胶类型
Tg (℃)
弹性表现(常温)
NR
-70
极佳
BR
-100
优异
SBR
-50
良好
NBR
-20
一般
EPDM
-60
优秀

注:Tg越低,常温下分子链越活跃,橡胶表现出更好的弹性。


二、交联结构决定弹性的强度与耐久性

1. 硫化交联密度与弹性呈非线性关系

橡胶弹性不仅依赖于分子链本身的柔性,还受到链与链之间交联点的约束作用。适度交联有助于维持材料结构的完整性,防止永久变形;但过度交联则会使分子链“被锁死”,导致弹性下降。

不同交联密度对回弹性的影响(以NR为例)

硫化体系
交联密度(mol/cm³×10⁻⁵)
回弹率(23℃, %)
低硫高促进
2.1
78
中硫中促进
4.5
70
高硫低促进
7.2
60

提示:高交联密度会增加模量但牺牲回弹性,适用于耐高温或硬质橡胶制品。

2. 硫化类型对弹性也有显著影响

  • 多硫键(传统硫磺硫化):交联链柔软,弹性好,但热老化性能差;

  • 单硫/双硫键(过氧化物或硫化剂调节):交联链刚性大,耐热性好,但弹性略逊。


三、配方体系对弹性的“隐形控制”

1. 填料的类型与用量影响动态弹性

填料在增强橡胶强度的同时也会抑制弹性,尤其是高比表面积的补强填料如白炭黑、炭黑。填料的粒径越小、比表面积越大,对橡胶链的束缚越强,弹性损失越显著。

不同填料对NR动态回弹的影响(50phr填量,60℃)

填料类型
回弹率 (%)
邵A硬度
炭黑N330
64
65
炭黑N550
70
60
白炭黑
60
68
滑石粉
76
55

注意:非补强性填料如滑石粉对弹性影响较小,但会牺牲强度。

2. 增塑剂/软化剂用量的平衡

适量增塑剂(如石蜡油、环烷油)能提高链段活动性,提升低温弹性,但过量会导致弹性滞后和永久变形。

参考数据(SBR体系)

  • 添加15phr石蜡油,回弹率提升5%;

  • 添加30phr,回弹率下降2%,滞后损失增加明显。


四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

1. 混炼分散性

填料团聚体未被充分分散会导致“局部刚化”区域,降低整体弹性。开放式炼胶机建议控制能量在50~70kWh/吨,密炼机分散指数(Dispersion Index)≥90%。

2. 硫化工艺控制

硫化不足(欠硫)或过硫都会影响弹性:

硫化状态
回弹性(%)
永久变形(%)
欠硫
72
18
正硫
80
10
过硫
67
14

推荐控制:

  • 温度:145–155℃(视胶种而定);

  • 时间:根据T90曲线+10%安全裕度;

  • 使用在线回弹率或模量跟踪可提高一致性。


五、环境因素影响长期弹性表现

橡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温度、湿度、氧化、臭氧等外部环境影响,进而影响其弹性恢复能力:

  • 温度升高:分子链运动增强,短期弹性好,但长期热老化导致交联断裂;

  • 臭氧/氧化:导致链段开裂,表现为弹性显著下降;

  • 吸湿与溶胀:部分极性橡胶(如CR、NBR)在吸湿或接触油品后链段间隙扩大,恢复能力变差。

建议参考ASTM D1053(回弹性测定)和DIN53512等标准测试环境与结果。


六、结语:弹性不是孤立指标,而是系统协同结果

综上所述,橡胶的弹性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,而是橡胶分子结构、交联密度、配方设计、加工工艺乃至使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对于想要优化产品弹性的企业与工程师来说,应从材料选择、配方优化到硫化过程控制全链条协同管理,才能实现性能、成本与可靠性的全面平衡。